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工作」標籤的文章

【職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圖片
  跟一個朋友聊天,他說 他不懂為什麼那些常相處的同事, 總是喜歡拿他說話大聲、走路步伐重來開玩笑, 甚至其中還有同事,跟主管抱怨他的這些習慣,影響了自己工作的心情。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茶水間、廁所裡、座位旁,都是上班族最愛聊八卦的地方。 這些八卦不外乎是影視裡的名星、新聞裡的名人、或是身邊日常相處的親朋好友。 這些不管是好或壞的事,都是大家習慣拿來維繫情感的素材之一。   當你成為別人口中的八卦來源,心情,肯定是不會好受。   曾經我在以開發與銷售為主的公司任職,其中工作項目之一就是需要尋找出有賣相的產品, 除了商務類的展覽之外,上網找尋產品也是管道之一。   有一次,主管問我,是不是跟開發部的人發生過衝突,我疑惑著不理解。 主管說「有工程師去跟老闆說,你上班都在看新聞、逛網拍。」 是的。在阿里OO上查找廠商資料與產品,被說成逛網拍;搜尋國外的市場趨勢,變成在看新聞。   我問主管 你怎麼想? 他笑了笑,表示他清楚我工作的內容,只是好奇我是不是得罪過對方。 我回答 跟對方只有開發工作上的接觸,會議內容與工作進度也都有主管一同參與,跟對方也沒有其他的私交。   那陣子,我最愛聽的歌是 Taylor Swift 的 Look What You Made Me Do   工作上,有人熱愛博取別人的眼球,有人喜歡掌握控制與權利,有人擅長成為時間管理大師, 也有人只為了糊口飯吃。當你只專注把工作做好的同時,不小心就會散發出讓人想追逐的光, 有些人會選擇與你同行;有些人則會討厭發出光芒的人,而想方設法只為了把你的光滅熄。   當你的出發點,不是為了傷害別人,只是為了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那麼,沒有誰能指責你,你也該為了捍衛自己發聲。   當有人對你做出人身攻擊,就代表你發出的光太耀眼,讓人灼傷眼而發紅, 這麼罪過的事,當然要先反省自己,然後,告訴對方 「我有錯,你提出,我謝謝你;我沒錯,你告狀,你真不要臉。」   要成為每個人都喜歡的人,不可能。 那就成為自己期望的那種人,就好。 #問心無愧的人生就是一種完美 ———————————————————————————————————— 喜歡文章的讀者,也歡迎【追蹤】和【分享】,這都是對我寫作最大的鼓勵。 ————————————————————————————————————

【碎念】討厭,只是為了活下去的一股直覺

圖片
  人一生當中一定會遇到一些,所謂 "八字不合" 的那些一眼瞬間。 當然,有更多的狀況是,相處過後才發現,原來這些都跟你想的不一樣。   這陣子對於算命突然充滿了興趣,以往除了星座跟血型之外,其他什麼都不太懂, 但最近一直繞著人類圖在打轉,對於這個有關於人一生下來就設計好的說明書,完全讓我著迷。   人類圖裡最大宗的類型是生產者的類型,他們是推動這個社會最重要的動力,有八成的人都是這樣的類型, 對於自己喜歡的事物可以廢寢忘食去思考、去執行,但對不喜歡的事物,只想趕快轉身逃跑。   在這個社會上有太多無法改變的狀況,有來自家庭的牽絆、主管的要求、客戶的需求... 這裡面有很多的人、事、物不一定是跟你的價值觀相同,但卻要因為生存,而逼迫自己不斷的去妥協。 各種由內心、精神導致的各種生理上的不舒服充斥在日常裡,不健康的生活變得只是一種正常了。   你應該也曾經覺得,這些造成你身心俱疲的家人、愛人、朋友、工作夥伴怎麼會變得那麼難以相處, 討厭與他們有關的人、事、物好像已經變成一種反射動作,痛苦到讓你一提到就想轉身離開, 這個時候你會告訴自己 『為了生活你只能忍』這些事都會換來一個美好的結局在等著你。   然而,你卻沒有想過,這樣讓你用身心都在吶喊的那股 "討厭" 的情緒,也許是一個自救的警訊!   人從狩獵的原始人生活到聽天由命卻回歸穩定的農耕日常,最後到現在這個人吃人都變得合理的社會環境, 為了生存下去,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直覺裡,都有一個遇到危險,就會傳出警報聲的警報器, 它會在發生與你天生被設計出,所要接受的環境有所不同時,透過讓你覺得不舒服的感覺來告訴你。   就像是天災要發生之前,動物會離開那些將會發生災害的地區,只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活下來, 人類其實也有這樣的本能存在,當你覺得眼前這個人一直都對你很好,但總覺得心裡有個聲音要你遠離他, 別懷疑!你的警鈴正在工作,它正在協助你,讓你能健康快樂的生存下去。   也許,你內心覺得討厭的這些人,並不是壞人,但因為他們與你不是那麼的適合, 在不同的價值觀底下,要溝通著同一件事,本來就是讓人充滿疲憊,也許為了生活你只能勉強自己。 要記得,你的厭惡感並沒有錯,它只是提醒著你,現在面對的人、事、物並不適合你, 尋找、並與適合的人事物相處,才能把上天為你設計的腳本,活得更充實。 —————————

【碎念】在人生裡迷路,那就享受迷途中的每一幕風景吧

圖片
誰說長大就不會迷路? 人生又不是有永久指針在導航!   記得我還是孩子的時候,走在放學後回家的路上,看著比較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 笑談自如的樣子讓我好羨慕,總覺得自己上了高年級之後,就能像他們一樣懂得很多。   當我出社會開始就業,看著老闆、主管對客戶各種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模樣, 有著滿滿的敬佩,覺得自己只要在社會多打滾幾年,有一天也能像他們一樣看懂很多事。   有一天,跟廠商開完會,年輕的同仁問我:你怎麼都知道要跟廠商聊什麼? 我說「其實我跟你的差別只有經驗值,和... 比較會偽裝。」   很多時候,因為年紀大了、面子厚了,就算用跪的,也要讓面具好好戴在臉上。 長大,不會讓未知變少、可能變多,只是會比年輕時,更懂得做完選擇後需要承擔的重量。 長大,還是會對人生迷惘,在每次的抉擇,還是會有對於未知最純粹的恐懼, 正因為恐懼不會完全消失不再出現,所以長大了的我們,只是比較習慣與恐懼共處。   年輕的我們,比起已經揮霍過年華的我們,有更多可以做選擇的機會與空間, 正因為如此,年輕的我們,有著更多選擇所給予的福利可以享受。   每年,不管你的星盤逆沒逆,水逆都會經歷2-3次,3C壞掉、物品失蹤、 來回奔波甚至是容易迷路,早就已經是一種必然的存在。 在人生的路程裡迷路的當下,總是會有揮之不去對於迷惘的懼怕與煩躁感, 就跟水逆期來臨時的感受相同,不期待,但它一定會來,那就只好... 享受迷途中的每一幕風景吧  ———————————————————————————————————— 喜歡文章的讀者,也歡迎【追蹤】和【分享】,這都是對我寫作最大的鼓勵。 ————————————————————————————————————

【碎念】你的行為決定了結果

圖片
  中國有83歲老先生上T台走秀,德國有91歲的老太太表演體操。 皮諾歐伯,57歲才開始他的跳水生涯,79歲成為跳水選手並參與了 《79歲跳水選手的每一個當下》(first time all the time - 79 year-old diver)的形象廣告拍攝。   這些故事,給了我們每個人感動與激勵, 但激情過後,你,做了什麼?!   #故事的結果與我們的人生無關 每個人在日常生活裡,變換著不同的角色,做著不同的事,有各種喜怒哀樂不斷的讓我們感受著。 但我們都需要與想要更多的正面情緒,而不是生活給予我們的各種不願意。   你是逃避面對?還是閉著眼等待它經過?   #看似正能量的人可能有著憂鬱症 我很喜歡去觀察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件事。當一個人說出肯定的答案, 他有可能是真實開心的接受,但也有可能是不好意思拒絕對方。 但是一般人,都只看到表面上所呈現出來的結果。   不去陪同認知並面對真實的情緒,同理並處理,最終學會隱藏與壓抑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這世界上有太多人只想接受到別人給的正能量,不想接受別人丟出來的負能量。 但至少,我們都要能真實的面對自己。不管好與壞都是自己的選擇, 所以我們需要承擔並承受這些結果,既然如此,那就做出自己想要的改變。   #知道而不去做等於不知道 #擁抱負能量才能迎接正能量 ———————————————————————————————————— 喜歡文章的讀者,也歡迎【追蹤】和【分享】,這都是對我寫作最大的鼓勵。 ————————————————————————————————————

【碎念】去你的正能量

圖片
  #不要無限擴大正能量 只要是人,都想要往好的方向前進。 人只要有信念,就能用吸引力法則讓事情變得更好。 這些應該是大家都很常聽到,但聽多了卻讓我覺得詭異。 "難道... 充滿正能量的人,就真的完全沒有負能量要面對嗎?"   #有多少正面就會有多少負面 有一次剛好跟一位對外總是正面的朋友聊天,一開始聊他對未來的遠景、工作的期望、 對社會期許要有的貢獻... 到最後,他卻開始抱怨起團隊的各種小細節。 "原來... 他也只是一般人啊!" 有情緒、會抱怨、有怨言、會生氣,在這位平常看起來舉止言行都很正能量的朋友身上, 我看到他隱藏在很深很深的心裡,那些滿滿的負能量。 內心有多少對世界正面的期望,就會有多少現階段達不到的失望, 而這些的失望最終會藏在心裡,變成滿滿的負能量。   #正視並面對 沒看見的事物,不代表它就不曾存在。就像是那些負能量所帶來的情緒,不會因為你想用正能量告訴自己 "一切都在朝更好的未來前進" 時,這些還未被解決的狀況就會馬上消失。 相反的,行動與改變才是真正能讓身心往你想要的方向前進。 一個一直想像公司有高業績的老闆,每天會議上告訴同仁明年的業績會有好幾個億, 卻不實際瞭解在執行端所遇到的困難、產品的缺限、銷售的盲點或內部的爭鬥。就算天天微笑的進公司, 用正能量告訴大家 "我們會更好" 或 "我們已經越來越好" 都不及實際去解決問題。   #被誤解的正能量只變成另一種假相 有一陣子幫朋友做規劃,他希望我可以協助他把同仁教育起來。實際執行只有3天, 對於一個完全沒有太多經驗的人來說,3天真的是太短,結果就是我邊做邊告訴對方之後該怎麼執行。 當內容發佈出去之後,朋友私下來敲我,問我東西最終是誰執行的, 我將所有過程都告訴了他,朋友表示瞭解,並說 "現在到群組裡一起幫我誇獎一下同仁,這樣正能量的工作環境才會被建立起來!" 在群組裡,被誇獎的同仁很尷尬的回覆都是我做的她沒做什麼, 我還只能配合朋友的劇本回覆 "你真的做得很好" 兩個人都尷尬,只有朋友覺得氣氛很正面。 這種表面的你好我也好,只會演變到最後大家都在演, 演一套上頭想要的 #正能量 腳本,每個人的心裡,也許都留下對等的負能量。   #負能量本身沒有錯 #重點是

【碎念】在你算計別人時,已經在失去的路上了

圖片
- 當你不想要挑戰的時候,挑戰就會出現。 - 當你期待與眾不同時,又要面對不變的孤獨。   #人生真的充滿幽默 想要的時候要不到,不要的時候又全都是,人生常常會遇到各種超出自己期待的人事物出現, 不斷的改變,似乎已經是人生必經不變的唯一道路。   #強求與配合強求的人真的感到開心嗎 『強摘的瓜不甜,強求的緣不圓』這應該是大家都聽過的一句話, 但事實上,除了愛情會有強求緣份的人之外,最常有這種狀況發生的,其實是日常的人際關係之間。   明確一點說,是期待有合作關係的人。   良好的合作關係,是建立在雙方都互相信任的狀態,交換並各取所需的平衡下,達到雙贏的結果。   但是 #人生就是有這麼多的但是 當其中一方想要欺瞞,來取得自己擁有唯一最大利益的可能, 這個合作關係的未來,就增加了不成立的可能性。 因為期望取得唯一最大利益的當下,也代表了你不想付出、就想獲得好處的負面能量。   這種不對等關係的存在,最終就只會不復存在。   先付出不代表弱勢,而是願意先給出關係建立的墊腳石。 關係的建立是兩個人的事,不應該是單方面該去承擔。 面對不對等的關係而不想付出,別責怪自己。你,並沒有錯。 錯的是想用糖衣包裝,騙取你無私付出,還告訴你這才是讓關係能繼續良性發展的那個人!   #面對自私的要求請轉身離開 關係的建立是對等的,當你發現只有你單方面在付出,不管是感情或是職場, 別因為害怕改變,而不去離開這些自以為是的人! #自私無所不在 #保持警惕 #保持安全 ———————————————————————————————————— 喜歡文章的讀者,也歡迎【追蹤】和【分享】,這都是對我寫作最大的鼓勵。 ————————————————————————————————————

【職場】溝通的核心不在說而在聽

圖片
  曾經聽朋友說過他公司裡的業務,接了一個平台建制的案子,身為RD的朋友接到案子的第一天, 看著需求單上林林總總共12條項目,雖然都是繁體中文字,但湊在一起卻沒有一項能理解。   他拿著需求單問了業務,但業務的回答卻讓他滿肚子火。 因為12個項目只是用了看起來經過修飾的文字包裝,卻沒有跟客戶明確討論每個項目內容裡, 實際該要做到的需求。面對這滿滿灰色地帶的需求單,才剛下班,他馬上找我聊聊。   「那個業務真的有夠白癡,跟客戶談案子居然沒有找我一起去聽需求,現在要他去跟客戶確認清楚, 他卻都說 "一定就是他說的那樣,客戶跟他想的一定都一樣" 真的是有夠白癡的。」 「這業務這麼奇怪啊!」 「他下班前把我跟客戶拉了一個群組,就要我去問需求。明明是他的工作卻都丟給我,更扯的是, 我跟客戶確認完需求,跟他說的沒有一個內容相同,真不知道他怎麼去談的,根本就沒在聽對方講什麼啊!」 「那合約...」 「還好客戶理解,會再跟我把需求單理清楚再開始做。結果,還是要幫業務收爛尾,不然做下去衰的就是我了。」   #不開口問就別說你懂 很多時候,在職場上大家都會有 "本來就是這樣" 的心態在做事, 由於每個人都想在工作上安全下莊,最後很容易演變成大家都在互相踢皮球。   像朋友公司的業務,他對自己的目標是簽下合約,所以他在執行的過程中很有可能用了花言巧語, 跟客戶許下各種承諾,只是為了那一紙合約的確定(小心啦~這種人通常都是渣男 )   而朋友也只是為了不想要自己的工作變得複雜,而接手處理原先該要他們家業務需先溝通及確認的事, 這樣便宜行事的心態,很有可能會讓公司的業務食髓知味,下張合約有機會也是沒有明確需求的案子。   #聽懂了再表達 很多人常主觀的認為自己很能同理別人,在工作上就容易表達自己的想法, 卻忘了先傾聽提供需求的人,他們內心到底要的是什麼。   牙醫要求病人一進院就先拍各種大小不一的X光片,卻沒先確認病人想要解決的問題,可能只是想洗個牙而已。 銷售員拿了一堆產品堆在消費者面前,說著各種成份的好,卻沒想過對方要的可能是價格跟優惠。 最常見的莫過於算命,剛坐下來,對方就會猜測你是工作不順、感情不和睦、家庭狀況多...   這都是為了表現自己是有能力搞懂對方的想法,但說穿了,這些都只看到了表象, 沒搞懂最重要的核心問題。最終,一次消費,就變成了

【職場】行銷與業務之間 大不同

圖片
  #銷售大不同 幾年前,家中有人從原本的幕後行政工作,轉而從事業務的工作, 而且短短的時間裡,從她的談吐與反應之間,可以感受到他有了很大的轉變。 相較以前的同學或朋友,常常是開始業務工作之後,反而再也不想跟他們有任何的關係。 這之間不是因為"有關係就沒關係"的理由,而是如何去溝通所產生的結果。   我做行銷工作也快10個年頭,這之間也因為工作,而接觸了不少業務背景的客戶或廠商, 有些人,你會很願意跟他多聊幾句;但有些人,你真的連理都不想理會他。   差別在哪?是性別?是年齡?或是長相? 其實這之間的差距只有一點,那就是同理心。   #行銷與業務的差異 很多產業會願意養一批為數不少的業務,他們可以到處用人脈去宣傳, 講述著產品有多好、別人家的東西有多爛、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買了就一定用的到...   看似簡單,但常常都只聽到 "我最棒,所以你就應該要聽我的"   這種強迫性質的推薦,相信是每個人都遇過的銷售手段。他們不在乎對方的需求, 只在意對方看沒看到自己的優點,當對方不需要這些優點的同時,他們只會給予 "你真不識貨" 的負面表態。   而行銷的銷售手段,則是讓一群人把產品好的樣子呈現出來,養成同溫層,並擴大同溫層的範圍。 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讓這個好,感染到大多數人都感覺到它的好。   你可以討厭、可以不喜歡,但不會影響到喜歡它的人來喜歡。   畢竟 "你的蜜糖可以是我的毒藥、他的解藥" 這樣的 "好",也就能不帶強迫性而因人而異了。   #共感的養成靠閱讀 回過來說說家中轉行的人,他除了跳了職務還轉了行業, 從原先對社會脈動與經濟完全不在意的人,到每天都會閱讀商業周刊。 在閱讀這些文章內容的同時,也增加了與客戶有興趣的話題, 進而真正讀懂客戶內心的需求,而不只是要對方 "看到自己的好"   很簡單,卻也困難。   透過簡單的閱讀,讓自己與客戶站在同樣的同溫層內,說著對方聽得懂的內容, 彼此都能相互理解。這樣的過程,著實不容易,說穿了,就只是相互同理。   你也想要有效率的表達出對方能理解的話語嗎? 也許,你可以從聽與讀開始做起。 #真心對無腦業務感到乏力 #光說不練假把式啊 —————————————————————————————————